松下幸之助的故事之台湾父子版

258

:台湾网友在餐厅吃饭的时候,遇到一对父子…

杨宇帆:

杨宇帆:

隔壁桌坐下了一对父子开始点餐,小孩约莫五岁吧,我猜,反正就是介于幼儿园到国小的年纪。

『ㄟ~啊你要吃啥?』,老杯问了儿子,用了一种仿佛是朋友般的语气,所以吸引到我的注意。

小孩很认真看着菜单,我很怀疑他认识多少个字,然后用一种操泥呆的口气,说要吃这个这个那个那个,忘了他到底点了啥,但我记得他说不要撒在上面那个绿绿的菜。

『这么多,你吃得完吗?』,老杯问了孩子,而身为一个小孩,当然是我要吃十碗,喔不对,是我吃得完。

吃饭过程安安静静,老杯还出去抽根饭后烟,小孩吃愈吃愈慢,吃不完刚刚点的食物,你以为老杯要不耐烦然后震怒了吗?别急别急,有趣的事要发生了。

『你是不是会帮妈妈泡ㄋㄟㄋㄟ给妹妹喝?』

『很辛苦齁,那妹妹如果没有喝完,你会不会有点难过?』

『你看看那个老板,年纪是不是跟外公差不多,还在那边炒菜是不是很辛苦?』

『所以我们去跟老板说不好意思,不是你的菜不好吃,是我们点太多,好不好?』

从头到尾,老杯都用一种很温柔的平顺语气跟小孩对话,结束之后,他把帐单跟钱拿给小孩,两个人一起走去结账,小孩抬着头跟老板娘说了几句话,然后,老板娘疲惫的脸庞挂上一弯微笑,蹲下来摸摸那个小孩的头,小弟弟开开心心地跟爸爸离去。

我觉得这老杯应该要去当教育部长。

微博评论精选

1.带过小孩的人都知道,这么和谐的画面出现,除了有涵养的父亲,更需要愿听道理、懂事的小孩子……当你说了1个小时的道理,小孩子还是不听,看你怎么办。

2.平时就知道自己忙,而忽略和孩子沟通,鬼才愿意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听你讲。

3.之前在台湾,刚去的时候,和朋友在餐厅吃饭。那时候,很饿,点了超多,最后吃不完,剩了很多在那。因为平时没有在意这些,没觉得什么,就打算去付钱走。后来,老板走过来,很不好意思地问我们: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,不合你们胃口?我们连忙说:没有,没有,只是吃不下了。后来就一直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好,所以每次吃不完都会打包回去。

4.然而,带过孩子的人也知道:如果从小就是这样的爸爸教的,他不会无理取闹。(回复1)

5.我觉得可以打包。

6.这是很基础的带小孩方式,教育问题的偏差错误,根本没有辩论的意义。小孩可能有方面因认知不足有错,但根本主导是家长的教育。以你刚刚的话语看,可以明显感觉出你觉得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要更为优秀,然后再匹配优秀的教育者,才能达到完美教育的境地,这就和有些老师更想教优秀学生的心理一样。(回复1)

7.翻译:操泥呆=口齿不清。

8.ㄟ就是欸,ㄋㄟㄋㄟ就是奶奶。

9.所以我就说,熊孩子熊的都是爹妈。

10.松下幸之助的故事之台湾父子版。松下老年时期,牛排吃不完,叫来厨师说:我年纪大了,咬不动,吃得少,所以剩下了。

11.正确的方法难道不应该是在点菜前就教育小孩不要点太多,自己点多少,就必须吃完,不要浪费吗?

12.既然老爸早知道儿子吃不完还要点那么多菜,干嘛不直接对儿子说:你看那个阿公炒菜那么辛苦,就让他少做点,好吗?教育因人而异吧

13.我觉得先叫小孩不要点那么多,小孩根本不会听的,而且小孩确实相信自己能吃完。不觉得父母一味以过来人的态度说:“听我的,这个不行,那个不行”就很妥当,文中这个爸爸真的好亚撒西。

14.这个老杯很暖,我老杯估计就会嘲讽我:“叫你点那么多!”。

当前文章:Search » 松下幸之助的故事之台湾父子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