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蓬南烈士陵园,你知道多少?

132
蓬南场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纪念碑的,也就是蓬南烈士陵园,烈士陵园是蓬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是蓬溪人民缅怀先烈的最好去处。陵园坐北向南,建有纪念碑、烈士墓、挡土墙等。碑为四方柱形,高8米。烈士墓呈圆形,直径5米。墓碑由主壁四柱嵌镶而成,中壁镌刻烈士英名,左右壁镌刻赞诗十首。挡土墙平面呈椭圆形。梯道循山势安置,小径曲折,竹柏掩映。陵园屹立山巅,丰碑高竖,象征着烈士的浩然正气。如今的烈士陵园,也是蓬南人民平常休闲漫步的好去处。

革命烈士永垂不朽

从蓬南场的忠烈街北边,沿狮子山拾级而上,远远就能看见“狮子山”大牌坊。透过牌坊,矗立在远处的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 的英雄纪念碑映入眼帘,显得十分的庄严和肃穆。在这里,掩埋着当年在征粮剿匪战争中牺牲的英烈。1950年3月,这里发生了700余人的土匪暴乱,这在当时不仅是发生在蓬溪的大事件,也是惊动川北地区的一个重大事件。

土匪头子策划武装暴动

1949年冬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肩负解放川北至南充的任务。12月8日,他们取道至蓬南场,与阻碍进军而预伏在此地的国民党联防大队激战,在两小时内,“联防队”全部溃败,四处逃窜。人民解放军在蓬南场发布公告,宣布蓬南解放。在蓬南解放的战斗中,解放军某部指导员王世杰、战士田立荣不幸光荣牺牲。

联防队不甘心失败和灭亡,联络蓬南场大土匪头子自称“农民自救团”团长的何致远,副团长何北高,纠集周边三县的匪朋和国民党散兵游勇700余人,组成了“九路军”,于1950年3月16日进行武装暴乱。

1950年1 月5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,在接管城市的同时开始了征粮剿匪运动。1950年1月派去蓬南的征粮工作队是队长苏文带领杜星斗、宋启兴等10人。1950年2月,川北行署征粮工作队赴蓬溪,到蓬南场的有川北军区军械所干事王培英等15人,充实到蓬南征粮工作队中,这样蓬南征粮工作队增加到25人,苏文任队长、王培英任副队长,住在乡公所后面的猪市垭口寨子上。

当时蓬溪县人民政府虽然成立,但是乡、保政权还暂时掌握在原乡、保人员手中,社会秩序很乱。蓬南的工作队每保去两人开会宣传,持续了一个多月,听开会的群众渐渐减少了,粮也征不起来,说有土匪暴乱的风声也传了出来。晚上,土匪到处打枪抢人,因此工作队后期的主要工作由征粮转为了剿匪。

打响征粮剿匪战斗

1950年3月14日中午,一个看似平静的中午,征粮工作队得到侦察员的情报:何北高在离蓬南五华里左右的天平寨开会策划暴乱。征粮队全部人员晚间随侦察员去天平寨,却因天降大雨天黑路滑等因素而无功而返。

1950年3月15日,征粮工作队的同志正忙着晾晒衣服、擦拭武器,任隆区上来电话:“潼南县古溪区的张区长被土匪围困在跟蓬南场十公里的惠光寨,要求蓬南工作队立即随任隆区公所派去的人员一道去惠光寨解围。”

征粮队的同志把左腿受伤的宋汝勋安排在隔壁庙内就轻装待命。任隆区区长何长荣率领部队一个正规排,与杜华、夏维舟等30多人到达蓬南时,天已经黑了,征粮队和部队一道夜行,过了蓬南地界不远,天又下起了大雨,而且雨越下越大,只好到当地地主张焕堂家住下休息。3月18日天亮时雨停了,苏文与何长荣研究决定,征粮队全部回蓬南场征粮,何长荣、杜华、夏维舟和解放军的一个正规排继续前往惠光寨增援解围。

何长荣、杜华等去至离惠光寨不远的地方,被何致远派去的土匪蒋霖、龙荣、敬云等数十人截断去路,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,只好退回到樊家坪张家寨子上,坚守待援三天两夜。土匪攻不下寨子就放火烧寨子。寨子下的一个牛棚里的耕牛被烧死,但寨子里有水有粮还有三挺机关枪,一支冲锋枪,土匪的多次进攻都被击退。

伪乡长何北高趁工作队离开蓬南的机会,利用职权号召乡保丁,拉拢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,纠集特务,残匪与地痞流氓等,组织攻打征粮工作队,企图全部消灭征粮工作队和武装人员。

征粮队遭遇土匪围攻,6人牺牲

3月18日早晨,征粮队从樊家坪返回蓬南途中,刚到杨家寺的山丘上,就发现土匪占领了工作队的住地——蓬南寨子。寨子外有很多土匪并在胡乱放枪。征粮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,决定将人员分为两路,一路由苏文、王培英带领9人冲下山,从后面转过来,再从寨子后面进攻;另一路由解放军老姬和赵长荣率领,从蓬南场的小山顶上打掩护。

进攻寨子的9人小组,刚靠近寨子的第二个山头就被土匪发现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。由于只有几支步枪,苏文向寨子冲了3次都没有冲上去。土匪见解放军人少,纷纷从寨子里涌出来,狂叫解放军“八二娃”“土八路”快投降。战斗不到二十分钟,寨子上,场镇上的土匪200多人,全部向苏文他们扑来。

为避免遭包围,决定边打边向樊家坪撤退,与任隆派来的部队配合,由于9人中苏文是地方干部,其余虽然属于解放军,但多系教师,学生等,缺乏战斗经验,先撤的6人只顾往前走,后撤的王培英、莫静安、胡增荣3人藏于群众家中未遭土匪毒手。苏文、仇景祥、阎秀章、张德衡、唐杰元、徐哲生6人弹尽被围,全部牺牲。胡增荣与派出增援的蓬溪县大队在旌忠乡相遇,回到了任隆,王培英回到了工作队,莫静安被蒲和尚掩护下来,由唐林送往其岳母家,3天后也回到了工作队。

暴乱平息,11名烈士永远留在了蓬

3月16日,县上派去任隆剿匪的县大队一连90多人,走到离蓬南场4公里远的东山镇,遭到土匪围攻,冲散了部分兵力,丢失的两匹白马自流到金龙乡被收回。当天下午,他们到了蓬南场边,驻扎在高庙子山头上观察敌情,了解情况,持续了两天才进到蓬南街上。

3月17日,县大队和任隆区干队的部分武装,去蓬南场增援剿匪。3月18日,匪首组织了红灯教麻醉人们抵抗。也是在当天,潼南派出解放军两个正规连的兵力,从古溪出发,解除惠光寨之围后,于当天下午会战樊家坪,打跑了围寨的土匪。樊家坪之围解除之后,潼南来的解放军两个正规排兵力全部回住蓬南街上。

何北高在樊家坪失败之后,率领众匪徒回到他的何家寨子。下午,叫家中的女佣人到蓬南街上买桐油照亮,正好遇见归还居民用具的驻潼南的两个连的解放军。女佣人将此情况报告后,何北高决定次日攻打蓬南场,妄图吃掉未走的工作队和解放军。当天天降大雨,潼南来的两个连的解放军无法行军,便留了下来。

3月19日凌晨,部队和工作队派人将6名不幸牺牲的同志的遗体运到蓬南区公所坝子内。使人痛心的是:这6人的双手腕都被匪徒用刺刀穿眼上铁丝吊在树上,受尽了惨无人道的拷打,最后被枪杀。遗体上满是鲜血和泥沙。

解放军和工作队吃过早饭,莫静安、王培英正在清理装殓6位烈士的遗体时,土匪就来围场了。安凤治副营长立即带队出击,不到10分钟,打得土匪四散奔逃,追至杨家寺侧面,匪首何北高已被机枪扫射,身中三弹,死于水田之中。何的张参谋长也被击毙,匪徒各自逃命,不到一小时结束了战斗。

何致远、蒋奉先等匪头向人民政府投诚自新,蓬南暴乱彻底平息。不幸的是王世杰、田立荣、宋汝贤、苏文等11位同志光荣牺牲了。为了纪念他们,蓬南政府在蓬南场后山修建起了烈士墓和蓬南革命烈士纪念碑。六十多年过去了,这11位英烈为了蓬南人民的安居乐业,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他们虽死犹生,永远活在蓬南人民的心中。

(选自遂宁日报 记者黄焱)

当前文章:Search » 关于蓬南烈士陵园,你知道多少?